栏目导航

 

             公司要闻
             国资信息
             集团要闻
             控股公司动态
             京津冀协同发展
             行业聚焦
             企业党建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产业承接平台如何做到精准构建
发布时间:2017-03-20 10:05:47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京津产业承接平台如何做到精准构建

主  持  人:记  者  原付川

出场嘉宾:高宏志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委书记

梅世彤  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么志义  全国人大代表,三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郭云鹏  全国人大代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产品工艺研究所工艺员

如何精准构建承接平台,确保京津产业到河北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是河北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头戏。这一话题引起了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产城融合,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产业生态圈

新闻背景: 2016年,我省引进京津地区资金3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全省引进省外资金总额的一半以上。越来越多的投资占比,成了京津冀三地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见证。我省将加快曹妃甸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冀南新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邢东新区等重大承接平台建设,确保接得住、接得好。

两会现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千载难逢、最大最现实的发展机遇。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从全省200多个园区中筛选确定的11个省级重大承接平台,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高宏志代表表示,只有精准构建承接京津产业平台,才能确保北京非首都功能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产业平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要化区域间产业落差为协同发展动力,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梅世彤委员说,渤海新区作为省级重大承接平台,精准构建了功能完善的生物医药、汽车、大学、科创等产业承接平台。

“产业平台要以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为核心延伸产业链,使入园企业、入园项目的单体优势转变为群体优势,催生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梅世彤委员认为。

“承接的京津项目要融合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为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注入活力和动能。”么志义代表表示,位于曹妃甸区的三友集团与承接的京津项目实现了互利共赢。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正在成为我省实现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加速转换的新引擎。”么志义代表介绍,首钢京唐是耗水大户,海水淡化成为弥补用水缺口的唯一出路。然而,海水淡化会产生大量含盐度极高的浓海水,直排入海,危害生态。“废物”浓海水对于三友集团而言,却是生产纯碱的“宝”。为此,一条50公里的管线将这两家原来没有关系的公司连在一起。

“国内外经验表明,产业生态圈是世界产业竞争的最佳形态,京津外迁企业普遍较为看重产业生态和产业链。”么志义代表认为,承接京津产业绝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生产力平移,各产业平台要坚持产城融合原则,立足本地的资源禀赋,结合本土产业链,打造产业生态圈,形成新优势。

体制创新,平台先行先试优化营商环境

新闻背景:“河北要优化营商环境。”春节前在张家口视察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一重要指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没有好的营商环境,优秀人才、先进要素、优势产业就不可能向河北汇聚,再多的机遇也会错失。

不久前,《全省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总体方案》出台,把2017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年作为企业的集中服务年、解决问题年——“在其他省能办到的在河北不仅也能办到,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同样事项在我省要做到提供材料最简、跑办次数最少、办结时限最短”……

两会现场:一个总投资10亿元的央企项目——中材科技(邯郸)风电叶片项目,从签约邯郸冀南新区到投产运营仅用了5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优质投资软环境。”高宏志代表坚定地说。

“过去我们谈到产业平台发展的软环境,常常想到的是优惠政策、依法行政、公平竞争等,其实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担当精神。”高宏志代表介绍,在引进、推进京津项目落地生根方面,冀南新区坚持事不过夜、事不隔天,项目审批实行代办制,政府全程做好项目投资涉及的征地、协调、服务及手续跑办等工作,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重构新体制机制,为企业发展优化环境,渤海新区产业平台的示范效应逐渐凸显。”梅世彤委员说。

体制机制的改革,究竟能够激发怎样的活力?梅世彤委员谈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变化,让人印象深刻。

去年,作为京冀两地重点打造的承接产业平台,该产业园探索实行医药产业转移异地监管方式,省去了跨省(市)转移的审批环节,在全国首开先河。此后4个多月的时间,这个园区签约药企迅速增加到68家,总投资218.5亿元。

“人还是那些人,变化的是思想观念,是精神状态,是机制创新。只要有肯干事的精神状态、有会干事的方式方法,把软环境做实做硬,产业平台就会驶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见证了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快速崛起的郭云鹏代表说。

以人为本,解决好转移职工的后顾之忧

新闻背景:京津企业搬迁了,搬迁后职工却有这样那样的后顾之忧。打通“肠梗阻”,让转移职工享受到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合理配置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三地公共服务水平向均衡方向迈进;三地专业技术人员互认职称资格……我省多措并举,努力让京津企业职工异地搬迁后没有后顾之忧。

两会现场:有过20年车间工作经历的郭云鹏代表,深知企业一线职工的所思所盼。“衡量企业转移是否成功,可不单是生产设备搬迁,更是职工特别是技术骨干的迁移。如果只搬了设备却丢了人才,企业照样搬不出竞争力。”郭云鹏代表说。

“每个承接产业平台,都要想方设法给京津外迁企业职工安个‘好家’。”么志义代表说,在这一方面,曹妃甸区正在通过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努力解决好转移职工的后顾之忧。

去年,曹妃甸系列发展基金中标曹妃甸工人医院项目。该基金投资曹妃甸工人医院项目时,采取“PPP+管理合作”模式,引进北京友谊医院和北京妇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在破解京冀医疗资源不均衡难题、促进两地医疗对接方面探索了新的路径。医院还将探索建立异地医疗的双向转诊通道、医生多点执业机制和异地医疗保险报销通道,进而让京津转移职工享受到和北京一样的医疗服务。

与优质医疗资源同样受到广大转移职工关注的还有教育资源。

么志义代表介绍,去年,曹妃甸区与北京景山学校合作,创建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目前,分校小学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已顺利开学,分校与本校实现课堂同步,让转移职工共享北京优质教育资源。“随着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转移职工在曹妃甸安心定居。”么志义代表说。

“各产业平台要以人为本,解决好转移职工的后顾之忧。”郭云鹏代表建议,各大产业平台还要努力为转移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组织住房团购、给未婚青年搭建“鹊桥”等更多富有人情味儿的服务。


上一篇:“中国数坝”快步走来——京冀携手推动建设张北云计算产业集聚区
下一篇:河北将推挤科技创新券与京津互认互通
 
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动态 业务领域 企业党建 信息公开

CopyRight 2007---2021 www.zcxtjt.com Inc All UV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中创信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搜扑互联  备案号:京ICP备15066334号-1